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海海

華德福木工教育的在地行動


2019 冬季刊 NO.59 撰文整理=陳佩珊/ 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


木工課程在學校教育意義為何?華德福教育的木工課程,如何從著重孩子發展,對應到教學?

華德福學校的木工課都上些什麼?木工教育如何與孩子的成長連結,如何呼應我們的內在?


我們期待以工藝課程讓孩子在生活情境中,真實體驗每一種手工藝活動;木工課背後所連結自

然使用木材與就地取材的 Green●Woodwork 手作精神,孩子能學習到對森林的知識面、在地連結的文化面,以及木工藝術技術層面。在課程中感受自然的材質與動手做的價值,發掘對工藝的興趣,甚至有啟發手作天賦與建立自信等種種可能。


與「永松教具行」的初次邂逅


在十月初的某日早晨,我與東育老師、瑞誠老師、奕叡老師、易霖主任、婉莉會長與家長木工班介成等人與一位慈心家長基鴻相遇在他父親身後留下的「永松教具行」木材廠,一行人如此夢幻地對話著。


基鴻:「這是以前的古厝,是我爸他們這一房的位子,後來大家都搬走了,我爸把他改成工廠,以做黑板為主,也製作以前國小教室的風琴,我爸就是做跟學校相關的東西。大約在二十年前很多教室裝修,所以這裡很多老木頭,有些是做黑板的,有些是拆掉的東西。這裡也有宜蘭農專,現在宜蘭大學,農專也滿有歷史,九十幾年老學校,有些日治時代留下的校舍、窗框等等。這工廠大概已經封存七、八年,我爸退休就沒有再做了,所以工具都留在這裡。當時我爸爸就常用舊的材料再活化與應用。」主人基鴻的初心是:木工廠裡有很多東西,若學校有需要都可以拿去再生使用。


東育老師:「以再生藝術的角度,這是很好的教材。基鴻的父親是從事黑板製作,與製作學校

教育有關的教具,見證了台灣學校發展過程。我們可以思考,以前人為什麼會囤放這麼多東西,自己又用不到,會囤積的心情是什麼?跟現在的人有東西就丟,是很大的差別,再來就是這些幾乎都是很好的木頭、國寶級的木頭,像檜木、一些頂級的木頭,這些木頭如透過人的雙手,把它們重新創造,孩子看到的是以前的物品再造後的活絡,21 世紀的資源再造是很好的教育觀念。我們如何延續這些木材與機具的生命,把教育性、文化性的資產保留,在社會公民意識層面呈現華德福教育的樣貌。」


易霖主任:「我剛剛跟兩位阿嬤和一位阿公問路,他們就說『阿就做黑板的那個啊!是不是

那個?』、『宜蘭做黑板的那個。』我認為黑板很有感!感覺對了!大家想想『黑板』和『黑

板畫』在華德福教育裡的角色,這真的有可以發展的很多可能。」


奕叡老師:「目前高中的金工、石工課程發展比較慢,如果我們把木工課程先發展上去,當成一種基底,對往後要發展其他手工課程很有幫助。有這樣的機緣,我們來想怎麼運用資源把木工課程深化到高中。」


佩珊:「試想以木工作為傳承的可能性,主體如果是學校,會很有教育性。而慈心一直以來的

資產就是家長社群的投入,我們能不能一起創造出一個木工空間的再生與使用?就像當年蘇澳

校區的空間再生藝術,我們整理出學生能上課的環境,而現在這裡有這麼多珍貴的材料,我們要怎麼把它變成學校可用的資源?」


當天離開木材廠後,我們一行人繼續前往十甲園附近一處廢棄空間,起了「木工再生基地」的想法!很多資源真的是無價的,無法用金錢衡量,如果親師生們協力讓這些東西活用起來,讓它變成學校的教材,將創造一個很好的循環。一個接著一個的可能性就在天與地之間夢出來了!大家也各自說了回去後要為這個夢想做的一件簡單的事作為起頭……


一起踏實築夢的「木工再生藝術小組」


經歷了兩個多月,原班人馬在這工作上持續起頭推進後,十二月十八日邀請到學校純淑創辦人、朝清校長、基金會詩閔執行長等人一起在基鴻父親的「永松教具行」木材廠進行了簡單隆

重的感恩祝福儀式,感念基鴻父親一生職人的心血,無私傳承給慈心華德福學校,讓我們的木工教育在環境再造與藝術再生的想法有力量展開。


感恩祝福儀式後,瑞誠老師如此回顧


聽到基鴻母親說:「我要將這把三腳凳帶回家,人來的時候跟他們說這個故事 .......」,她眼

眶含淚的表情充滿喜悅,而我的內在充盈感激。


兩個多月前,第一次進到這間封塵已久的工廠,看到滿滿的木料、器材和機具,非常震撼。這是一間長久以來一直照顧著全宜蘭學校黑板製作的工廠,桌上凌亂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工具,雖然看似凌亂卻是亂中有序,不同種類的工具有各自的空間擺放,木料也是各種材質和長短有它們的位置,古老的機具淹沒在其中,木味已經和些許霉氣混雜,但是這樣的場景讓人回到過往,老匠師之前繁忙的盛況可見一斑,心中想著:「這才是職人空間啊!」。


當時聽到基鴻希望這樣的設施能延續,全部捐送給學校,我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有好多有歷史與價值的工具器材和木料可以提供孩子們課程使用,從各種器材工具中還能學習到台灣木工設

備的歷史演進;憂的是,我能夠好好的讓它們發揮價值嗎?會不會辜負老人家的心血?學校有相應的空間和課程能延續這珍貴的禮物嗎?


就在這樣的心情中,我們完成了第一次場勘,臨走時我經基鴻同意,拿了二支被灰塵包覆且生鏽的刨刀,我想回學校整理一下,也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回學校後,我把生鏽的刀面磨亮,驚喜發現光是這兩支刨刀,就見證了台灣早期興盛的木工工藝歷史,其中一支刀面刻印著「大八洲」,另一支則是「遠東」。「大八洲」在以前那個年代是日本進口的高級刨刀,而「遠東」則是台灣自造,兩個刀面都已經磨降六、七公分,我想這是老人家長年使用的工具。整理刨刀時我刻意留下木質表面漆斑和小缺角的部分,心中也五味雜陳,「要如何延續老刨刀的價值」,我想著想著,就行動看看吧 ....…


我以純手作的方式用老刨刀做了一把三腳凳,施作過程非常順手,磨過的刀鋒刨起木頭是啾啾叫,刨花薄平長,刨面細滑光,簡直木工魂上身,很快地我就完成了三腳凳的製作。


這份禮物,是我們充滿感激的心意,是承諾延續的信物。我們也將號召社群一起來創造屬於慈心的「木工再生」故事,將高中校區的木工空間與未來的木工基地再生,一起協力華德福木

工教育的在地行動。■

心 自由翺翔 開放讚嘆

一再再地,我願意 進入黑暗 轉化光明

勇氣 讓我立足

光明 閃耀四周

行走在天地之間的道路

傾聽 信任 奉獻

感恩這一切


(在此感謝丁丁老師為感恩祝福儀式準備的詩)

709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回家

bottom of page